Scio me nihie scire ~ Socrates
|六四三十週年校園系列講座:
|中國出歹事-中共政府如何影響香港的民主、自由與環境
#事先報名 #免費入場
報名網址: https://forms.gle/wPaSawb66ftgEB6c6
講者:林榮基
#香港銅鑼灣書店創辦人及店長,2015年10月被中國關押,歷經八個月方獲釋。
主持人:周慶昌(台灣學生促進中國民主化工作會)
主題概述:
97香港回歸後,承諾50年不變的一國兩制似乎逐漸崩壞。中共政府透過各種管道嘗試影響香港社會,除了影響香港的民主與自由,也蠶食了香港的語言、文化甚至是公共資源,也引起了香港人的抗爭。
本講題邀請到香港銅鑼灣書店老闆林榮基,為我們簡要說明中共政府是如何影響香港的民主、自由與環境。
時間:
6月15日19:00開始
地點:
國立臺北大學民生校區教學大樓105教室
(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三段67號)
【主題】藥比糖便宜!? 原廠藥的「出臺灣記」— 從健康經濟學看藥品開發及給付價
Medikamente sind günstiger als Bonbons? Der Abzug der Markenmedikamente von Taiwan — Ein Überblick über die Entwicklung und Preisgestaltung der Medikamente
【時間】2019.06.14 (五)
【地點】010.00.06, EG, Gebäude 4010, Voßstraße 2, 69115 Heidelberg
【主講】鄭智元
【簡介】
今年三、四月,抗憂鬱症老藥「百憂解」(Prozac) 及後線廣效注射型抗生素「泰寧」(Tienan) 相繼宣布退出臺灣市場或限縮供貨,背後原因皆指向「砍到見骨」的健保藥價。一直以來臺灣民眾們甚至於在醫界,皆有“原廠藥療效較好”的印象,也因此藉由本次事件引起廣泛討論 — 是否將來在臺灣再沒有原廠藥可以使用?
是否想過,藥品給付價是如何決定的呢?原廠藥的退出,究竟是原廠藥藥商起始定價過高,又或是因為拿不到預期給付價,而基於商業利潤考量被迫退出臺灣?或者應歸因於臺灣健保的藥價給付過低,而如此的低價迫使藥廠無法生存?
本場座談,將從健康經濟學的角度,先淺談藥品從研發到上市的過程、耗時多久及耗費多少資源,來了解新藥開發的成本,接著比較臺灣及德國如何核准新藥的上市以及訂定給付價。藉此座談進而促進思考,究竟藥廠要求的給付價格以及健保最終核定的價格,何者才更為合理?
【講者介紹】
鄭智元,成大醫學系畢,英國倫敦政經學院(LSE)醫療政策碩士,現為海德堡大學醫學博士候選人,於德國癌症研究中心(DKFZ)的健康經濟學部門進行博士研究,研究主題為建立統計模型以評估大腸直腸癌篩檢的健康經濟成效,另也參與新藥開發的經濟學研究。2014-15年於西非布吉納法索擔任醫療替代役男,2015年獲英國政府Chevening獎學金前往倫敦攻讀碩士,2017年獲DKFZ博士獎學金開始海德堡的博士生涯。於臺灣完成PGY住院醫師訓練,也曾於倫敦醫藥產業諮詢公司擔任研究員,對臺灣、英國及德國的醫療體系皆略有涉獵。
【哲學星期五@南藝】跨域?斜槓?兩頭空?—「走路草農/藝團」策展與創作分享 2019/06/14
【與談人】劉星佑、陳漢聲|走路草農/藝團
【主持人】龔義昭|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材質創作與設計學系 助理教授
【時間】2019年6月14日(星期五)下午6:30 – 下午9:00
【地點】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(台南市官田區大崎里10號)
【主辦】大崎兒童藝術圖書館、哲學星期五@南藝志工團、南藝創藝營造公社、南藝枝子咖啡社
原生家庭皆為農業是「走路草農/藝團」成立的起點,該團體自2015年成立,主要成員為劉星佑與陳漢聲,兩人各自的學習與養成背景,分別是南藝大的藝術史學系,以及北藝大新媒體藝術研究所。
本次的哲學星期五@南藝將邀請「走路草農/藝團」分享包含駐村經驗、策展案例以及當前創作計劃這三個方向,在講述「走路草農/藝團」創立的過程之外,希望更進一步的分享,並引導思考,不同背景與養成的個體,如何共事?在技術合作之外,共同創作、磨合想法如何可能?另外,針對策展,除了所謂的策展理念(想法?/點子?/議題?)的提出,更多執行時遇到實務層面的問題又有哪些?身為一個藝術家或是創作者,可以參與或主導的方式與角度為何?